許姓的來源 徐姓的來源和曆史名人
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曆史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曆史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中國古代史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中國古代史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許姓,中華姓氏,屬顓頊帝姬姓子孫衍生姓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
《百家姓》排列第二十位,2007年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二十八位。
姓氏來源
出自姬姓
顓頊後裔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子曰樊,樊為已姓,封於昆吾,即古帝丘顓頊之虛,為昆吾氏,堯舜時期昆吾氏首領許由為當世大賢,後葬於箕山,後人多以許由為許氏始祖。夏之昆吾為商湯所伐滅,後人遷徙至河南許昌。
出自薑姓,以國為氏,是炎帝神農氏的後裔
許氏與齊氏同祖,為上古四嶽伯夷之後。“四嶽”(堯舜時四方部落首領)是由薑姓發展出來的四支胞族,他們和姬姓部落結成聯盟,跟“子姓”商族平行發展。以姬姓和薑姓部落為主的盟軍打敗了商紂王,建立了姬姓國--西周。
周成王時,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其中商的舊地也分封了一些姬姓諸侯國和薑姓諸侯國,許國正是被周分封的薑姓諸侯國之一,其始祖為文叔,也稱為許文叔。
春秋時,許國稱為楚國的附庸,戰國初期被楚所滅。許國亡國後,子孫以國為氏,稱許氏,史稱許姓正宗。該支許氏族人以高陽(今河北高陽舊城)為郡望。
源於姬姓
出自春秋時期衛文公之子姬其許,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春秋時期。衛國君主文公姬毀生有公子姬其滸,亦作姬其許,後出任衛國大司徒,主管征發徒役,兼管田地耕作與其他勞役。
姬其滸輔佐父親衛文公實施減賦稅、少刑法,與民共苦的政策,使衛國經濟逐漸繁榮起來,並迅速強大。
姬其滸的哥哥就是著名的衛成公姬鄭,曾被大夫元咺一度廢黜,後在春秋霸主晉文公姬重耳的幫助下恢複君位。衛國大司徒姬其滸留給後世最稱道的,就是從他開始有了“司徒”這一複姓。
在姬其滸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字為姓氏者,春秋戰國時期,“滸”與“許”二字通假,故而亦稱許氏,但讀音作h甯更多的姬其滸後裔則以其官職稱謂為姓氏,稱司徒氏。
源於其他各少數民族漢化改姓為氏
清朝以後,在廣西泗城府(今廣西淩雲)土司、黎族、瑤族、彝族、土家族、阿昌族,以及北方地區的回族、蒙古族、朝鮮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許氏族人分布。
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許氏。
遷涉分布
許氏的發源地在今河南省許昌東。
春秋戰國時期,許國為鄭、楚等國所逼,曾多次在今河南及安徽部一帶遷都。許國被楚滅後,除部分遷居今湖北荊山及湖南芷江等地外,多數許姓就地繁衍或北上遷徙。
許姓北上最初遷徙之地是冀州高陽(今河北高陽),後有許氏複遷回河南寶豐等地。秦漢之際許姓已遍布今河南、河北兩省的大部分地區。
此後,北方許姓主要分布於今河南、河北、安徽、陝西、山西等廣大地區。許姓南遷始於魏晉南北朝之時。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奉命入閩,有河南許姓將佐隨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戶。
唐僖宗時,侍禦史許愛鎮守漳州招安,後入晉江石龜。唐代以後,許姓已大舉南遷繁衍於今江蘇、浙江、湖北、福建、廣東等省地。宋末元初,許氏有一支徙居廣東。
明代,福建人許衝懷、許申移居台灣,此後許氏又多次向台灣遷徙,進而又有移居海外者。
遷至湖南、廣東、廣西、福建的許氏,有的融入侗、壯、苗、布依、土家等少數民族。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