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是保衛人體健康的的第一道防線,同時也是一個人的“門麵”,人人都想要光滑白嫩的皮膚,但現實卻是有皮膚病的人不在少數,瘙癢、紅斑、丘疹等反反複複,久久不能治愈,讓人備受折磨!
尤其是到了夏天,穿衣較少、皮膚暴露多,加上氣候炎熱潮濕,病菌感染的機會更多,各種皮膚病尤為高發!
今天可可就為大家盤點了常見而又折磨人的皮膚病~
一、濕疹:頑固難去、易反複
如果你的皮膚上莫名地起了一片一片的紅色小疹子,又紅又癢,抓破了還淌水,很可能是被濕疹找上了門。濕疹是炎症性皮膚疾病,屬於一種過敏性反應,不具備傳染性。
1、症狀表現
①急性發作時多呈現為紅斑、丘疹、水皰等,有一定的滲出液,伴隨有劇烈瘙癢症狀;
②慢性發作時皮損以皮膚粗糙、肥厚、丘疹、鱗屑及色素沉著為主要表現, 極少數可發生苔蘚樣化,容易反複發作。
2、病因
濕疹病因尚不清楚,但生活環境、氣候變化、紫外線照射;動物皮毛或植物;化學物質等外在因素均可影響濕疹發生;
同時也受到一些內在因素的影響,包括慢性感染病灶(慢性膽囊炎、腸寄生蟲病等);血液循環障礙(小腿靜脈曲張等);神經精神因素(精神緊張、過度疲勞等);睡眠不足等,都可能誘發濕疹。
3、處理方法
①輕度濕疹:紅疹隻是小麵積出現,且皮膚沒有出現破潰。這時做好保濕很關鍵。
曾有皮膚科專家表示:60%的濕疹靠潤膚就能治好,隻有40%才要靠藥物。對於濕疹症狀較輕的人群,可以厚塗保濕霜,所以洗完臉或洗澡後一定要盡快多塗抹保濕霜,避免幹燥。
②中度濕疹:會出現強烈的瘙癢感,而且越撓越癢,難以忍受。
這時切勿抓撓,可以用冰毛巾敷在瘙癢位置止癢,同時外用藥物,能有效緩解皮膚瘙癢,減輕炎症;另外,還可以口服一些抗組胺藥、激素類藥等,抗炎止癢。但具體要遵醫囑。
③重度濕疹:重度濕疹會出現皮膚潰破,甚至出水皰、流黃水等。
若有皮損滲出情況的,滲出不多者可用氧化鋅油;滲出多者可用3%硼酸溶液濕敷,滲出減少後用糖皮質激素霜劑,可和油劑交替使用。並且及時去醫院就診。
二、汗皰疹:夏季加劇,入冬自愈
一到夏天,不少人手上會長密密麻麻的透明小水泡,刺癢難忍,而且天氣越熱,情況越嚴重,但天氣一冷就消失了。這時候您就得警惕汗皰疹了~
汗皰疹被認為是濕疹的特殊類型,也不具備傳染性。
1、病狀表現
①手掌、腳掌側麵,或者手指、腳趾側麵,會出現密集型小水泡,顏色為黃色或者白色,晶瑩清晰,有堅硬感,挑破後有少量液體滲出,幹涸快,但隨之也會出現蛻皮症狀。
②伴有不同程度的灼熱、瘙癢感。
2、常見誘因
汗皰疹的誘因目前還不明確,主要認為和以下幾個方麵有關:
①遇到含有刺激成分的物質,引起過敏所致,比如:洗滌劑等;
②長期處於緊張、壓力之下,過度疲勞,情緒抑鬱,睡眠不足;
③有便秘、慢性腸炎、淺表性胃炎等腸胃疾病。
3、應對方法
①瘙癢時,可以塗抹複方爐甘石洗劑,對於皮炎濕疹的止癢效果較好。
②如果已經破裂發生蛻皮,可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地塞米鬆等軟膏。同時還要保持蛻皮部位的滋潤,塗抹一些滋潤、消炎的保護性軟膏,如尿素霜、維生素E乳液等。
③如果瘙癢、蛻皮嚴重,需及時就醫,在醫生地指導下口服一些抗組胺藥。
三、蕁麻疹:來去無蹤、瘙癢難耐
一塊塊凸起的風團,小癢到巨癢,反反複複,可能幾分鍾就消失,但數年依舊,身心都受折磨,這就是蕁麻疹。
它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不具有傳染性。
1、病狀表現
蕁麻疹分急性和慢性兩種。
①急性蕁麻疹:先是突然感到全身皮膚瘙癢,隨即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色或白色風團,但是幾分鍾或者幾小時內會逐漸消退,不留痕跡,不過隨後又會出現新的風團,一日內反複發生多次。
病情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消化道症狀;或者氣短、氣喘、呼吸困難,甚至是休克現象。
②慢性蕁麻疹:全身症狀較輕,僅有皮膚風團和瘙癢,病程長達幾個月甚至幾年。於晨起或者臨睡前加重,無規律可循,多數人找不到原因。
另外,還有一些特殊的蕁麻疹可能會出現皮膚劃痕症,即輕輕刮擦患處皮膚,毛細血管會破裂滲血,在皮膚表麵留下一道凸起的紅色劃痕。
2、常見誘因
①食物,像菠蘿、海鮮、芒果等都是常見的易誘發過敏的食物;還有一些患者可能對一些藥物成分過敏,吃了都可能誘發蕁麻疹;
②皮膚表麵受到冷熱刺激、暴曬等;
③粉塵、刺激性氣體吸入引發的;
④長期精神緊張、壓力大,內分泌異常也會引起蕁麻疹;
3、應對方法
蕁麻疹屬於自限性疾病,在治療時,主要以控製症狀、改善生活質量為主,因此用藥應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則。
①推薦藥:抗組胺藥
國際蕁麻疹指南建議選擇第二代抗組胺藥物,不僅可以抗過敏,還能抗瘙癢、抗炎症,副作用更小,更安全,也更適用於兒童。常見的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且還會配合降低血管通透性的藥物,如維生素C、維生素P、鈣劑等同用。
另外,嚴重的急性蕁麻疹患者還會用到擬交感神經藥物;伴有胃腸道症狀的患者則會用到抗乙酰膽堿的藥等。
用藥前要詢問醫生的意見,切勿自行用藥。
四、帶狀皰疹,疼痛難忍
有一種疾病引發的疼痛,被稱之為“會呼吸的痛”,這就是帶狀皰疹。
民間俗稱“纏腰龍”、“蛇串瘡”,是一種常見的病毒性皮膚病,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和小時候常見的水痘屬於同種族的。
1、病狀表現
①發病初期,患者多不會出現疹子,但皮膚會有灼燒感和疼痛感,持續1-3天後可能才會出現紅疹;
②特征為在紅斑基礎上有簇集性水皰,且通常是成片出現的,傷口主要以疼痛為主,而且疼痛會貫穿整個病程;
③疼痛時間長短不一,在夜間12點至淩晨3點加劇;
④痛點也不固定,呈針紮樣、撕裂樣、燒灼樣、放電樣疼痛,有時還會有發熱感。
2、病因
人體初次被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後,約70%會發病,爆發水痘;而近30%不發病,成為隱匿性感染,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潛伏的病毒會被激活,形成帶狀皰疹。
3、應對方法
帶狀皰疹一旦病發,發展進程非常快,因此提前預防+及時治療尤為重要。
①疫苗
建議50歲以上的人接種重組帶狀皰疹疫苗,該疫苗可降低患帶狀皰疹50%的風險,也能降低2/3的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機會。
②對單純外用藥物效果不好者,可考慮聯合口服抗真菌藥物治療,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
最後可可還要提醒大家,皮膚類疾病最忌抓撓,會導致皮膚受損的麵積加大,治療效果減弱,一旦破潰,甚至可能出現感染等風險;而皮膚狀態要好,更要注重皮膚屏障的保護,抵抗病菌、細菌等的侵襲。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