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校園手機管理出“禁令”,未成年人手機難題如何破解
轉自:上觀新聞
近日,《鄭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在校中小學生使用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管理的決定》獲得通過。自《決定》公布之日起,全市中小學校嚴格限製學生將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帶入學校;除教學必需外,禁止帶入課堂。最新實施的《廣州市中小學生心理健康促進條例》明確,學校可以禁止學生攜帶手機等智能終端產品進入學校或者在校園內使用;對經允許帶入的,應當統一管理,除教學需要外嚴禁帶入課堂。
智能時代,手機與電腦、網絡等一樣,成了最常用的學習終端之一。但除了學習的功能,智能手機還有其他遊戲娛樂的功能,一些孩子因為無節製地使用手機聊天工具,結果萎靡不振……未成年人手機管理是全球難題嗎?中小學校園手機管理“禁令”後,家庭使用怎樣管?“手機難題”如何破解?
【帶手機入校要先申請、禁止帶入課堂】
上海市風華中學高一學生家長金先生反對給孩子玩智能手機:“每天上學乘坐公交車兩站就能到校,如果學校有事老師會第一時間聯係家長,沒必要給孩子申請帶手機入校。”
記者調查發現,滬上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個人手機帶入校園。確有需求的,須經家長同意、書麵提出申請,進校後應將手機由學校統一保管,禁止帶入課堂。
教室後排的“養機場”。
長寧區延安初級中學的每個教室後排都有一個“養機場”(即:把手機暫時存放的場所)。學生通過申請帶入學校的手機,入校後統一交到“養機場”,由班主任上鎖。白天,同學們不能拿出來使用,放學後才能取出。“同班同學裏,哪些同學申請了帶手機,要及時放入‘養機場’,同伴間互相督促。”延安初級中學七年級年級組長勵倩寧說,遇到七年級人工智能課教學中需要使用智能手機,老師會統一取出,上完課再放回“養機場”。
南洋模範中學是一所寄宿製高中,有的學生回家需要用智能手機叫車,學校允許學生經過申請後將手機帶入學校,但不能帶入教室、食堂等教育教學及活動場所,隻能在宿舍區使用。“如果老師發現學生在教學區使用,將提醒同學及時關機或交由班主任保管。”南洋模範中學校長李嘯瑜說。
作為一所九年一貫製學校,鬆江區教育學院附屬實驗學校對手機、電話手表等電子產品,要求學生一律不得帶入學校。確有聯係需求的,可由家長向班主任提出申請,並由班主任代為保管,放學後交還給學生使用。相比中學生,提出帶手機入校需求的小學生極少。“小學生就近入學,家校聯係暢通,遇事老師第一時間可以聯係家長。”普陀區長征中心小學校長陸莉莉說。
早在2021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同年,教育部發布“五項管理”文件,加強中小學生作業、睡眠、手機、讀物、體質健康管理,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健康快樂成長。
【手機難題同樣困擾國外教育者】
中小學生的手機管理、社交媒體使用等問題,同樣困擾國外教育者。
近年來,各國對未成年人使用智能手機、社交媒體等提出“禁令”。荷蘭中小學課堂禁用手機、智能手表等電子產品。美國加州立法要求州內各公立中小學限製或禁止在校園內使用智能手機,理由是擔心過度使用手機可能危害學生精神健康、影響學習。韓國正考慮立法禁止中小學生在校園內使用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澳大利亞通過法案禁止16歲以下未成年人使用多數社交媒體平台。
“對於玩手機上癮等問題,各個年齡段的學生都可能出現。芬蘭一些學校從學校層麵製定了有關手機使用管理條例。”芬蘭羅瓦涅米市教育局局長尤西ⷥꨐ寧在滬參加論壇時曾表示。
芬蘭考斯堪亞拉小學采取措施,當學生上課時,老師會把學生的手機收起來,放到教室後排,這樣學生在校時就不會玩手機。學校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強調學生沉迷手機的危害,於是,有些家長隻給孩子類似“老人機”,功能簡單,隻能打電話。在芬蘭歐那斯林內綜合學校,七至九年級學生入校後,手機都放在教室後麵。“如果在日常教學中需要使用手機,學生在老師的有序安排下,將手機拿出來。”校長瑪麗說。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我們的做法和芬蘭的學校有點相似。”上海市實驗學校副校長陳興冶還引用了一項研究數據:在法國,那些每天在學校使用互聯網幾分鍾到半小時的學生在PISA數學測試中的得分比那些在課堂上不使用互聯網的學生高出13分。那些每天在課堂上上網超過半小時的學生的得分低於那些不上網的學生。在PISA閱讀測試中,在法國每天上網超過6個小時的15歲學生比不上網的學生低140分。
【提高學生網絡信息甄別、自我管理能力】
智能時代,師生離不開移動終端。考慮到中學生有了更多社交的需求、對信息和資源的了解,希望有智能化、更便捷的方式,但青少年又處於自製力比較低的階段,教育、引導好孩子科學、有效使用手機,尤為重要。
“校園手機管理”之外,如何讓孩子們不把過多放學後的居家時間花在刷手機、玩遊戲上?手機管理難題,還難在家庭使用管理上,更需要家校協同。
比如說,雙休日有的同學長時間玩手機,結果作業完成得不好,班主任要提醒家長關注孩子雙休日使用手機的時長。學校要定期開展有關手機、網絡使用的學生講座,讓孩子了解過度使用的危害,引導學生建立科學、健康的電子產品使用意識與習慣。學校還可以邀請家長之間分享居家手機管理的經驗,比如家長和孩子之間建立手機管理公約,對手機使用的時間、範圍等製定規則。在家時,建議孩子用手機查閱資料等盡量在家長看得到的地方,同時,家長也要發揮良好的家庭使用手機示範作用。“隨著人工智能發展,麵對手機管理的難題,還需要培養學生對網絡信息的甄別能力、自我管理意識和時間管理能力。”延安初級中學校長許軍說。
在更多業內人士看來,科學使用手機需要讓學生學會根據時間、場合、必要與否,來進行適度選擇,讓學生明白通過智能設備學會改進學習方式,激發個人潛能。隻有家校形成合力,引導學生學會自主管理,才能成為智能時代的高效學習者。
欄目主編:徐瑞哲 圖片來源:受訪學校
題圖說明:申請帶入學校的手機,統一交到“養機場”。
【有关中小學校園手機管理出“禁令”,未成年人手機難題如何破解】相关文章:
8 .學生吸毒會有什麽症狀_學生吸毒會有什麽症狀多選題的最佳答案
13 .虯拚音怎麽讀-秋拚音怎麽拚
14 .linux修改文件夾名稱(linux強製自定義分辨率)
15 .傅斯年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17 .邵逸夫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19 .六桂福黃金怎麽樣-六桂福黃金手鐲
21 .同喜是什麽意思-痛悉是什麽意思
25 .顧愷之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29 .莫南【莫南爵童染結局】
30 .城字的拚音怎麽寫_誠字的拚音
友情链接: